奋斗在苏俄_667 崩溃的欧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67 崩溃的欧洲 (第3/5页)

。可到了本月,帕戈兑美元的汇率,已经根本没法看了。

    有人说内战时期的中国通货严重,国民政府所发行的法币成了废纸,但相比起如今的匈牙利,国民政府的法币绝对称得上是硬通货,在如今的匈牙利,面值最大的帕戈是“1垓”,“垓”是个量词,是个计量单位,相当于十的二十次方,也就是说“1垓”就是“1”的后面加上二十个零,即“一万亿亿”,看清楚,不是“一万万亿”,而是“一万亿亿”。

    去年八月的时候,在布达佩斯,购买一公斤的面包需要支付六帕戈,而现在呢,购买同样的一公斤面包,则需要支付将近七十亿帕戈,算一算,在过去一年里,匈牙利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有趣的是,帕戈已经贬值到这个程度了,马加什同志所领导的匈牙利政府竟然还不打算实施币改,用伏罗希洛夫同志的话说,布达佩斯正在筹划着推出新面值的帕戈,也就是“10垓”面值的货币。

    当然,帕戈之所以会以几何倍数的方式贬值,其罪责并不在于马加什同志所领导的匈牙利新政府,从站前汇率就能看出来,匈牙利的通畅其实是一个长期的因素,归根结底,这种局面是由历史和战争共同造成的。

    在一战结束之前,世界上就没有匈牙利这个国家,它是在一战结束之后,从奥匈帝国的基础上分裂出来的,而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匈牙利丢掉了十分之七的领土和五分之三的人口,最重要的是,其丢失的领土还大部分都是工业集中的精华地区。

    货币说白了就是一种信用,它的根基在于国民对本国政府的信心,一旦国民对本国的政府失去了信心,那么货币的信用关系自然也就维持不住了,贬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