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苏俄_619 新的方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19 新的方向 (第3/5页)

战争爆发之前,之所以替希特勒鼓吹,为德国法西斯正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保守党内的主流奉行“绥靖政策”,其代表人物便是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

    而在战争结束之后,消停了没几年的《泰晤士报》再次跳出来,其代表的依旧是英国保守党内的主流思维,只不过如今的保守党是以丘吉尔为领军人物的,其反共反苏的立场举世皆知。

    借着这个机会,维克托又提出了将“莫斯科广播电台”纳入中央国际部的建议,以帮助中央国际部对外宣传联盟的意识形态主张。

    莫斯科广播电台是目前联盟对外广播宣传的主力,它采用的语言共有十六种,其中就包括了汉语和日语,当然,就目前而言,莫斯科广播电台的主要播放区域,还局限在欧洲大陆以及远东地区的中国、日本、印度,至于世界其它地区,它的播送范围还达不到。

    现在,联盟还没有专门管理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的部门,在维克托的前世,隶属于部长会议的国家广播委员会,要到一九四八年才会宣布成立,这个机构也是“全苏广播电视委员会”的前身。至于现在,联盟的各个电视台、报纸、广播电台,都是由宣传鼓动部负责领导的。

    实事求是的讲,日丹诺夫同志所负责的宣传鼓动部,在联盟的对内宣传鼓动工作方面,表现的还是非常出色的,日丹诺夫同志也很擅长做这类工作,他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嗅觉也比较灵敏。另外,在日丹诺夫同志的领导下,宣传鼓动部门也的确涌现了不少人才,比如说苏斯洛夫同志,此前,他就是中央国际部新任主席的有力竞争者,如果不是斯大林同志亲自拍板,维克托还真不一定能够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