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79章 撼山易,撼高家军难 六 (第1/5页)
后路遭袭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就传到了镇秦城的高永年和种师极这里。 消息之所以传得那么快,是因为河西军在水波城和镇秦城之间修建了十几座烽火台。烽火次第燃起,只是转眼的功夫,镇秦城周遭正和西夏大军对峙的大宋河西军就知道后路有麻烦了。 实际上,两天前高永年和种师极就有所察觉了。眼皮底下的敌军进行了大规模的调动,河西军如果一无所知,那眼下这一战也不用打了,根本就输定了。不过高永年、种师极对西贼的具体动向却是察觉不到的。这是因为在秦王川战场上,西夏的骑兵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优于宋军。只要他们大举出动,就可以将己方战线遮护的密不透风。 宋军的硬探侦骑无法渗透,自然就无法侦察到西贼的动向了。不过西贼骑兵的大举出动,也说明了他们将会有大动作了。 所以在得到硬探侦骑的活动范围被大大压缩的报告后,高永年和种师极马上就意识到西贼将有大动作了。 因此从两天前开始,镇秦城这里的大军就处于高度戒备当中。夜间各处营寨都加番值守,以策万全。镇秦城以南的烽火台同样加强了守备,以防被西贼偷袭。自秦王川通往喀罗川的小路,也都派出兵马往来巡逻,还在沿途紧要之处用沙袋垒砌的堡垒。喀罗川内的仁寿山城和卓罗城,也都增加了守军。 在进行布署的同时,高永年和种师极还和几个幕僚反复探讨军情——他们俩实在弄不明白党项人能玩出什么花样? 分兵抄后路是用脚后跟也能想到的,可是水波城中有一万守军,黄河对岸的兰州还有一万人。而在水波城统兵的王舜臣又是成名多年的宿将,有他守城,西贼纵有百万也休想在短时间内破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