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腰横秋水雁翎刀 (第2/4页)
见的弯刀样式,而是大楚年间兴起、盛于大郑年间的雁翎刀,不但是中原王朝偏爱此刀,就是后建也多有将领佩戴。 这柄雁翎刀名为秋水。 名字听起来脉脉温情,但此刀的来历却是不凡,曾经是大都督徐林的佩刀,这位西河郡王在世时,此刀几乎从不离身。 大郑正明二十年,刚刚即位不久的林远尚未完全平定草原,草原呼拉卓部联同后建诸王挥兵南下西凉州,由后建名将呼延灼灼亲自领兵,千骑直下乌鞘岭,西凉州毫无防备之下,被草原轻骑三天之内打通西凉走廊,接着与紧随而来的后建铁骑兵踏过玉门关,兵临敦煌城下。 西凉州总兵官战死,西凉州总督据城死守。 当时大郑神宗皇帝钦点徐林为中都大都督,挂平西大将军印,前往西凉州平乱。 在徐林出征之前,神宗皇帝赐刀赋诗,“大将西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锣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xue中蝼蚁岂能逃,平安带诏归来日,朕与都督解战袍。” 徐林果真不负郑帝所望,领兵进入西凉州后,整顿军务,与后建草原骑兵决战于敦煌城,亲自毙敌酋呼拉卓部台吉于敦煌城下,大破草原后建大军,其后一路收复玉门关、西凉走廊、西河平原、乌鞘岭,呼延灼灼仅余数百骑仓皇逃回后建。 此战之后,徐林声名大振,这段赐刀赋诗的典故也广为流传,因为神宗皇帝的一句“腰横秋水雁翎刀”,故而此刀被命名为秋水。 只是后来因为承平元年时的那场庙堂大乱,徐家有过一场巨大变故,此刀也在那场变故中遗失,几经辗转之后落入了林寒的手中。 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