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宋_257.铜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57.铜钱 (第3/6页)

起来后,便开始出现困扰华夏近千年的‘钱荒’。

    钱荒指的是市场上用以流通的铜钱不足,即便市面上有足够的物产,却无法顺利交易,让百姓深受其害。

    宋代商业繁盛,货币前所未有地渗透进了人们的生活,到市场买东西需要铜钱,老百姓缴纳赋税需要铜钱,朝廷发放的部分官俸和兵饷也是铜钱。m.zwWX.ORg

    为了满足这庞大的需求,朝廷不断加大铜钱铸造量,最高时达到了一年六百万贯,要知道唐时铸钱最多的一年也不过三十二万贯。

    金属货币坚牢,便是用上几百上千年都可能,按理说来,这么大的铸钱量,加上历年积累,绝对能满足流通需要。

    可偏偏钱荒一直便是大宋的梦魇,频频发作,严重打击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什么钱不够用呢?

    一来,储蓄是华夏人的传统美德之一,对这时候的人来说,最好的储蓄方法就是把财物埋藏起来,特别是那些富家大户,往往都会把大量铜钱窖藏起来,甚至几代人都不去动用。

    而且越是钱荒,铜钱就越值钱,这种窖藏行为就越盛行,于是陷入恶性循环。

    再一个,宋代时有个说法,‘一朝所铸,四朝共用。’辽国、西夏、金国全都通用大宋的铜钱,此外也是倭国、高丽、交趾等国的主货币,并流向南亚和西亚,成为天竺南部地区,乃至大食波斯地区的辅币。

    换句话说,宋朝的钱具有后世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可老美因此大占便宜,宋朝却反而深受其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