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_第190章 军人们的烦恼(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0章 军人们的烦恼(十一) (第4/9页)

有平是准备过的,何锐定下的东北经济发展,是先摧毁旧的社会制度,用国家高强度管理替代。解决掉压在人民头上的封建秩序后,让人民先进入小商品社会,积累交易量,以促进经济发展水平与流动性。

    在国外描述此阶段的书籍中,吴有平觉得国富论里面的产业分工,比较优势的内容很有意思。听卡尔教授反问,吴有平答道:“各国内部自然有其市场,而且国际贸易本身也能看做一个自由市场。各个经济体都在市场中贸易,各个经济体中根据社会平均生产效率以及物流水平,拥有了自己的定价权。不同的工业水平发展,使得定价权转移,这就是自由市场。”

    卡尔教授没想到吴有平竟然理解到这个阶段,心中欢喜。有这样认知的人最适合讲地缘政治,因为他们终于入水了,并且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在这片广袤的海洋中存活下来。这种人才有机会潜入更深的水中,甚至向水下的深渊前进。

    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来了‘倭寇战争’与‘鸦片战争’两个名词。旁边的翻译连忙用汉字写了对应的名词。吴有平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两个名词大大的刺激到了吴有平。

    不仅是吴有平,其他学员们也都是差不多的反应。

    “亚当·斯密写国富论的时候,英国已经夺取了世界海上霸权。他们掌握了全球市场的物流,并且有能力用海上力量强行打开世界各国各地区市场的大门。在中国明朝的倭寇战争时代,倭寇的海上力量也是东亚地区最强大的,能够将其武装力量投放到中国沿海地区。这两个时代的战争,在其物流层面有类似性!你认同么?”

    听着这个问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