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章 战前一年倒计时(五) (第2/9页)
这些情绪对于程若凡来说都是曾经的经历,不是‘总动员’强,而是一个政治实体足够强,才能建设和执行总动员体系。 譬如,由于东北有了造纸业,也开发了各种造纸技术路线,才能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各种纸。如果没有这些纸,那浩如烟海的各种档案就没办法制作。配合了金属冶炼与加工,以及机械加工技术,这才有根据各种名册制成的‘打孔式检索机’。 何锐曾经向同志们描述过未来技术发展,随着‘电子技术’发展,以后还会出现更高效的计算机,甚至能够为10亿规模的人口建立全面档案,提供各种数据服务。 这让程若凡充满了干劲。何锐描述的未来发展,程若凡期待自己能够活着看到。 程若凡对于总动员体系的讲述,已经让市长们有着同样的兴奋。把自己放置于一个更广大的系统中,认识到自己那些辛苦的工作意义所在,很容易让人对自己的价值更加认同。 在授课期间,有几位市长对于这次‘总动员演习’的目的是什么是非常好奇的,他们欲言又止,勉强忍住。这让程若凡感觉很好,文明党的纪律中,‘不该问的不问’就是其中之一。 党组织并不想对同志们隐瞒什么,只是在某个阶段,必须做某个阶段的事情。包括此阶段的保密工作。 程若凡很清楚,总动员一开始,就瞒不住别人。东北这次动员,已经是400万人的规模。即便是这几年各地经常搞‘万人水利大会战’,各市县都积累起来相当经验,其覆盖的人口也不过勉强让每一个东北人口都参加过不到五次大规模行动。直接参加过县里大型工程行动的人口也不过一千多万,不到两千万。程若凡现在非常楚,何锐带领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