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2章 长津湖(二) (第5/6页)
军官都开始执行任务。12点,日本海军各舰队也开始进入临战状态。16点,正在执勤的舰艇与没有进修理厂的舰艇全部开始加煤加水。20点前基本完成。而此时,日本陆军部已经开始与海军商议,实施航运运输兵力的计划。日本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直接从釜山接了一部分日本驻朝鲜军出发,另一个选择则是集结日本本土齐装满员的7个师团中的一部分前来旅顺增援。为了这个问题,海军部与陆军部进行讨论。大概会讨论到22点。” 郑四郎听得津津有味,这流程与东北军几乎一模一样。 “22点后,陆军部已经明白了海军部的运力上限。然后有可能嘲讽海军部费拉不堪。而海军部则心中暗骂陆军马鹿。双方各自向上级汇报,到了24点后,也就是8日0点,双方大概达成了妥协,先尽力将一个旅团向关东州运。” 郑四郎插话进来,“主席,一个旅团的兵力好像不够用吧?” 亲自指挥了这场战役,郑四郎对于兵力在高强度高烈度战争下的消耗速度有了亲身体会。 何锐笑了笑,“这是一个折中方案。四郎,我们讨论过,对于一个正常的有专业性体系,遇到问题会提出上中下三策。下策是基于绝对的现实条件制定的应对措施,被视为保守。中策是基于平衡了各方需求后提出的方案。上策则是基于对自己的优势,制定的高风险高收益的方案。从历史经验看,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专业性机构,执行下策和执行上策未必能说谁更好些,但是最糟糕的无疑是中策。” 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