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69 (第4/4页)
一个老太太嘴巴特别能讲,但是她很快就抓住了林又玲这个老姐妹话语中的关键,比如,这药材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酿的,然后这个小孩子出自曾经全国闻名的百元堂,也称之为百医堂。 百元堂里坐堂给人看诊的太夫,可个个都是厉害的很。 在她们这些老革命的时代,百元堂那可是赫赫有名的好地方。 有病看病,找太夫就到百元堂。 进去后出来的病人百分百的康复,但百分之九十是绝对不少的。 “我的妈呀!又玲老姐,你说的是真的,真的是百元堂那疙瘩的传人?” 一位老太太一着急一激动,家乡话都出来了。 “不行不行,别说是百元堂传的亲手酿的药酒了,就是百元堂随便一个跑堂的,我都愿意喝。老jiejie,你可是大方些,我得喝上两口才行了。” “没错没错,我也要喝两口,不行,我得进厨房找你家小孙媳妇儿要点下酒菜,嗯,我再给你们这些老姐妹炒点花生。” “快去快去,多整点下酒菜来,难得能喝上好酒。” 年轻人不知道百元堂三个字代表什么,她们这些老太太却是知道的。 百元堂出品,必属精品! 林又玲一点也不意外这群老姐妹们激动的反应,因为她听着自家老头子和老白头聊天时,得知这个信息后,也是相当的震惊的;甚至有些骄傲,嗯,感觉自家的小孙子,找的孙媳妇家的人简直太给力了。 哪怕没有好的身世,就凭着百元堂三个字,林又玲也该给李唐诗加上几分好感度的。 当然,好感度的分,林又玲给李唐诗那是加一分又一分再加多分…… 今天大半天算下来,都快要加满了。 不然,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