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刀_第二百七十二章 诛杀乱臣(420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二章 诛杀乱臣(4200) (第2/7页)

定好的事情。

    从城下往城上冲击的高手,两三百之多,其中有江湖人,有李启明自己培养的亲族,有来自其他家族的没落勋贵。

    勋贵是否真的一无是处,也不尽然,祖上能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之辈,家中别的没有,一手武艺不在话下,有些家族没落到武艺早已流失,有些家族唯一的倚仗就是祖辈传下来的这一手武艺。

    真要说这些前仆后继往城头冲锋之人,大多数人也是可怜可悲之人,为了祖辈的荣誉,为了后辈子孙,为了能再现祖上的光荣,为里李启明那一句世袭罔替,舍命不止。

    一个国家,到底该如何对待文武?这是命题,伴随了华夏几千年。

    和平时代如何对待武人?这不仅仅是皇帝一个人的选择,更是整个社会的选择。看不起当兵的,不是一个人有如此想法,是从上至下,从知识分子到普通百姓,有这种想法之人,不可胜数。

    在这个时代,文人站在圣贤之下,是最看不起武夫的那一个群体。

    兴许这也就是徐仲心中对于徐杰读书练武态度的原因所在,徐仲见过文官,更见过武将。更见过文官的高高在上,武将的卑躬屈膝。

    大战当前,城破在即,一军之主帅高破虏,指挥成千上万人浴血奋战,却只得见人就笑脸相迎,还要听被人指指点点。最后,最后还落得一个那样的下场。

    徐仲何曾没有想过?只是以徐仲的身份,又能如何?而今的徐杰,兴许也是徐仲心中的一个憧憬,憧憬着将来,将来有一个人,即便身为主官,对待武人,也是礼遇与尊重,不是那种驱使如猪狗。

    李启明年轻时候,兴许也如徐仲这么想过,李启明大概真是这些勋贵军将的救世主,让他们成了可以拿捏文官的武人。让他们可以开始不把文官当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