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1节 (第1/12页)
然而如今,太后杨施君与国师张进澄决裂,公然在朝堂上发动兵变,诛杀一众仙抚使并将国师本人镇压在东都牵星台内,贬为叛党……这对于生活在天庭琉璃光下六百年的新恒人而言,根本就是在动摇皇权本身。 普天之下,唯有仙官有权制裁国师,凡间的帝皇越俎代庖,是大不敬,必招致灾祸。 无论太后一党如何派出自家大儒为此举涂脂抹粉,无论她如何言之凿凿地宣称国师叛国……然而人心疑虑却如杂草般滋生,且随着天庭的长期沉默而越发难以抑制。 在此期间,杨家纯粹是靠着一股蛮力来镇压国内的反对和质疑。而这股蛮力中,大乘真君的威慑力又至关重要。新恒五位大乘真君,有两人直接听命于太后杨施君,其中更有一位足以和仙官平等对话的真君杨昭。有杨昭在,其余三位大乘真君,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而大乘不动,十八郡中的各路豪强自然也不敢妄动。 哪怕机会明明摆在眼前。 事实上,出身北境的杨家在过去数百年间,始终都被皇室视为隐患,而旁敲侧击地予以压制,其影响力一旦离开北境就会急剧衰减。到太后时代,杨家才终于能恣意膨胀,但终归是欠缺根基,哪怕在其影响力最为巅峰的时候,也只能勉强动员新恒十八郡中的六郡。而在太后与国师决裂的情况下,其中三郡都态度动摇起来……真正可谓心腹的力量,唯余下三郡。 三郡之于天下十八郡,已不再有绝对的压制力,全赖太后执政多年手段高明,不断分化其余各郡豪强,令十八郡中再没有任何一支影响力大过杨家的势力,加之真君杨昭的强大威慑,方才能勉强维系杨家的高压统治。 但现在,杨昭已经死了,虽然是死在境外,消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