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83章 谅解 (第1/7页)
其实王雱也有苦衷,只是不方便说。太子不在皇城司的保护下真不好。但王雱懂人情世故,赵宗实已经三十而立,不在是能教育的年纪了。 女人么、尤其是是曹皇后似的理学大家长心态,她一定会很啰嗦唠叨。鉴于她真不是赵宗实的亲娘,所以话多不甜。赵宗实这个时期若真的住进来,就一定会加剧两宫的矛盾。 王雱不让小赵住进来不是怕道士对他不利,那不可能。而是不想铺垫出历史中的“韩琦介入威胁太后的事”,这对大宋的政治平稳极为不利。 那么要拖延到什么时候呢?拖到赵宗实登基就行了。 大雱认为那时候太后和赵宗实就会缓和的多。很简单从心理学上讲,登基后赵宗实毕竟是皇帝了,也不是小孩子,曹皇后真不是傻子,不会在矛盾不大时去公然对大宋皇帝进行过多干涉。 历史上发生这些事的时候,兴许是在赵宗实的太子阶段,就已经弄的双方苦大仇深,于是才真正激化。 于是对此大雱的药方是:在激化矛盾前不见面或少见面。那么皇后的戾气就不重,再等到皇帝身份后,她即便啰嗦也就会有选择的说话,就能缓和了。 当然这些只能做,不能说。 而曹皇后对此不满,却也不敢公然的指责王雱。 老赵猥琐啊,把王雱放在火上烤,这成了王雱的责任,拉仇恨了。王雱过来替赵宗实把难题顶回去后,皇后娘现在就不会责怪赵宗实,而会责怪王雱。这就叫缓冲,王雱成为了背锅的那人。 “娘娘,还有其他事吗?”王雱再次告辞的态势。 曹皇后想了想又容色稍缓的样子道:“基本没了。最后一点想说,本宫以往对你有些误解,还有些摩擦。” 王雱微笑道:“娘娘客气,您没对臣误解过。因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