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21 (第4/4页)
并非扶不起的阿斗,而开始加大了对英援助的力度…… 1941年11月29日,丘吉尔利用好不容易夺回制海权的机会乘船出海,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与美国总统罗斯福面会,双方随即举行了影响深远的大西洋会议。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仍很严峻,双方只花了3天时间就达成了一致,并于12月3日将会议签署的对外公布。 与历史上的不同,这个时空的德国迄今仍未入侵苏联,而英国的处境却比历史上要糟糕得多。同时英国与迅速崛起的新中国之间还处于战争状态,因此细节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别,而其影响力也比历史上的差了一大截。 “不过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一样的,美国政府利用这个机会落井下石,逼迫英国在其本土、英联邦成员国和所属殖民地全面开放,以后美国无论是从英国人的地盘上进口原料还是倾销商品,都不会受到诸如贸易壁垒之类的任何阻碍……”,看过的条文后,胡卫东多少有些羡慕嫉妒恨地暗自叹道,要是后世的中国有这样的待遇。最多十年时间。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都将被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冲垮。 但这个真心是羡慕不来的,即使强如美国,也是利用二战爆发的大好机会,才总算是初步实现。而要将这个规则推广到全球范围。即使是历史上美国最强的时期都没能做到。不过这一发布。倒是给了中国政府一个由头,将全面开放作为要求放进与英国议和的附加条件之中,如果能够不受限制地出口商品创汇和从美英引进技术、设备和人才。中国即使断掉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