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08 (第4/4页)
种呼声更为高涨。 然而,与很多人的想法不同,伟人一直不认为胡卫东指挥下获得的一次次大捷妨碍了和谈。何况这些胜利还给国内各阶层以极大的鼓舞、而中南半岛的人民对中国的归属感也明显增强(中南野战军中超过半数的士兵是从中南半岛征召的)。远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他甚至还在一次会议中为胡卫东撑腰道,“时间要打多久,我想我们不要做决定。主动权在英国政府手里。由英国的那个什么首相、丘吉尔去做决定。他们要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不过。伟人威望虽高,但也不能频繁地乾纲独断而破坏党内民主,在没有办法之下,为了保护胡卫东,他主动将责任揽了下来,表示是自己用人不当,不应该让缺乏谈判经验的胡卫东在指挥之余兼管和谈工作,这样一来胡卫东就仅仅被免去谈判代表团团长一职,军权和党内地位都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他的威望甚至因为大家都感受到了伟人对他的特别看重而有所提高。 免去胡卫东的兼职之后,伟人随即提出由党内公认的头号外交家周公亲自负责对英和谈工作,大家自然都没有什么异议,周公不但能力过硬,而且资格老、威望高,由他出面也更能体现中国政府和谈的诚意。而由于胡卫东对于列强的了解,虽然他现在已经去职,但周公还是会经常通过电报询问他的意见以供参考。 而胡卫东也没有计较个人的得失,积极向总理献计献策,两人一致认为,想要在谈判中不致太过吃亏,关键在于苏联的态度,只要苏联重新开始支持中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