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54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8 (第2/4页)

外两个版本,但它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与工农业、甚至是国防(成人版中有军事分册)建设都有很大促进。

    不过比起这些书籍的出版,1941年意义更大的一件事还得算是新中国高考制度的确立,虽然应试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但在公平性上确实有着难以取代的优越性,而只要在考试的内容上做好文章,它的缺陷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加以弥补,所以胡卫东对于全国统考还是投出了赞成票。不过,胡卫东也提出了两点重要意见,一是考试不能只考书本知识,还要考察学生知识结合实践的能力或者说是动手与应变能力。

    这一方面是要在考题上下功夫,更多地联系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另一方面则是要在书面考试之外,增设实践类的考核,胡卫东建议可以占到总分的两成,以剔除掉少数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二是要高度重视成人高考,胡卫东认为成人高考不应该只能得到一个本科文凭,而必须与普通大学生享受同等的待遇,可以不住到一起,但课必须在一起上,毕业之后也不能打上“成教”之类的歧视性标签……

    太祖等中央领导对胡卫东的意见十分重视,也大多觉得胡卫东所言很有道理,但碍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却并不是每一个建议都能推行下去的。例如那个实践考核,以中国之大、学生之多,所需投入的成本之高难以想象,现在中国的大学招生人数还不多,政府努力一下或许还能办到,但将来大学的招生人数必定会比现在增加几十倍甚至更多,到时候该怎么解决呢?高考制度事关国本,可不是一句“到时候再改”就能解决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