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52 (第2/4页)
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 比起工业产量的暴增,太祖和胡卫东更在意的则是国产化的工作终于基本完成,如今即使在华的外国人全部罢工、同时外面还遭到全面封锁,中国所有的产业部门也都可以继续运转并生产出之前能够生产的所有产品,只是性能和质量会打些折扣,另外产量也可能有所减小(不过至少也能达到之前的2/3),但仅此就足以让中国政府不再惧怕外人卡脖子了。 说来也好笑,中国政府有了底气之后,那些在华的外国技师和工人却反而怂了,不但很少再有闹事的情况,而且工作也卖力了许多。不过这也难怪,真正愿意跟法西斯品拼命的人在中国政府的默许(当然盟国需要为此支付违约金,不过美国财大气粗,才不会在乎这点钱。)下早就全都跑到苏联去当志愿兵了,留下来的基本上都只是一些怕死的普通人,现在世界上像中国这样能够安享和平而又待遇够高的地方实在是找不到第二个了。他们日子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想不开自找苦吃?当初的罢工不过是看准了中国人有求于他们才那么肆无忌惮,现在中国政府一硬,他们很自然地就软下来了。当然,这也因为中国虽然与轴心国继续保持着贸易往来,但毕竟没有加入轴心国,他们还能够自欺欺人,否则未必没人血气上涌、一时冲动做出什么来…… 技术人员、特别是最基础的低级技术人员缺乏的确麻烦,但不管如何,现在比起历史上建国初期的情况还是好了很多。除了中央对于普及教育和扫除文盲的高度重视。更关键(因为历史上也很重视)的原因在于收复台湾、占领中南半岛以及海外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