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2 (第2/4页)
是更加明智的做法。 尤其两大阵营都跟阿拉伯联盟存在着利益冲突,法国被“解放”了那么多殖民地就不说了,轴心国方面的意大利跟阿拉伯联盟也有很深的矛盾,即使阿拉伯联盟加对了阵营,战后也难免不被卸磨杀驴…… 所以克里姆一开始是希望从目前仍然保持中立的美国获得工业化方面的支援,但之前已经有了苏联和中国这两个教训,美国现在又已经完全走出了经济危机,不必病急乱投医。怎么可能再次犯二,而去扶植一个或许会成为未来劲敌的国家呢? 而且如今的美国还是资源出口国,对于北非的资源并无太大兴趣,甚至在国际市场上还存在着竞争的关系,北非唯一的价值只是成为美国资本家倾销商品的市场,所以别说是可能增强军事实力的重工业了,就连轻工业和矿业,美国也不太愿意支援,若非克里姆抛出了“市场换技术”的方案,加之阿拉伯联盟如果太穷的话就买不起美国商品。美国人根本不会向阿拉伯联盟提供任何技术和设备的援助。但即使如此。美国人提供的“援助”在克里姆眼里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门类都远远无法满足他的期望。 至于购买,美国现在经济恢复了繁荣,政府的贸易禁令也得到了更好的贯彻。反正在国内也能卖得很好。即便不能出口也没太大的损失。因而阿拉伯联盟想要出钱买到需要的设备,难度比当年的苏联和中国要大得多,而且所需花费的代价要比当初趁着美国经济危机而落井下石的苏中两国高出何止十倍?从美国聘请技术人才也面临着类似的困难。就算是后世因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