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4 (第2/4页)
进以来已经连遭十几次刺杀,他依然没有放弃改造伊斯兰世界,令其尽快步入现代社会的打算,但内忧还是不可避免地牵扯了他的大部分精力,令解放整个非洲的浪潮止步于北纬10゜线附近,而英国乃至很多其他的西方国家政府也总算是稍稍松了口气…… 第六百三十五章 工程建设 1941年中国的粗钢产量已经接近500万吨(如果不是捷克人闹事,本来是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的。),排到了世界第6位,而钢铁的消费量更是超过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五,在钢铁产量短时间内不可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超过500万吨的巨大缺口主要通过从苏联和日本进口加以弥补。之所以中国对钢铁的需求量会迅速增大到这个地步,主要还是基础建设的需要。 旧中国的交通状况实在太差了,抗战结束时黄河上仅有3座大桥,而长江上更是一座桥梁都没有,过江全靠轮渡;而中国内陆的铁路里程同样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并且分布也极不均衡,这无疑对中国经济与工业的发展妨碍极大。 此外,随着和平的到来,加之盐锅峡水电站的成功修建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因此充分发挥中国水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建设水电站以变害为利、在减轻黄河水患威胁的同时提供发电和灌溉。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与长江相比,黄河上游的梯级水电站因为建设难度相对较小、立项也最早而首先被批准开始了建设(刘家峡水电站1940年就开始建设了,进入1941年后,龙羊峡、八盘峡、青铜峡三座水利枢纽也先后开始了建设,总规模之大,在世界历史上堪称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