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1 (第1/4页)
源,依靠石化工业生产出足够数量的代用品可以说是毫无难度,当然,性能上多少会差一点…… 排在第二位的则是现在席卷了西欧的德国,虽然本土地域狭小,但随着欧战的节节胜利,即使不算那些仆从国和傀儡国,德国的战略纵深也已经大幅扩张,只是纳粹鼓吹的种族主义思想令其仅能利用较早占领、而且文化上较为接近的捷克与本来就是同一个民族的奥地利的人力壮大自己的军队。算下来也就8000多万,因而军队规模和动员能力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尽管德军横扫西欧,德国的极限动员力(仅指理论值)依然和开战时差不多。 但因为德国的工业化程度是世界第一,因而可以维持最高的兵民比例,所以极限动员力依然达到了1500万,而且随着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和国内经济的空前繁荣,小胡子在德国的统治愈发稳固,因而实际上能够动员(注1)的兵力更是迅速增多,这一点从德国如今已经多达600万的军队总数就可见端倪。这个数量在1941年底的时候仅次于中国排名世界第二(如果不算工程兵和铁道兵。中国作战部队的总人数其实还不如现在的德国。),比苏联都要略多一点…… 而在技术兵器方面,德国更是优势明显,虽然国内依然是一班制(注2)。但先进生产管理制度和各种简化工艺(比如冲压件的普及)的推广还是极大地提高了工厂设备的利用率。使得军品产量大增。再加上德军在西欧战场上所向披靡,损失相对较小,因此总量增加得极为迅速。 1941年底的时候。德国已经拥有各种作战飞机合计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