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65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51 (第4/4页)

耗掉多余的电力,另一方面则可以提供廉价的铝线供给电力系统使用,可以省下大量珍贵的铜,同时还未日后飞机制造工业扩大产能打下了基础,可谓是一举多得……

    而电器工业方面,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这类“高档”商品想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暂时还做不到,但是价廉而实用的电水壶和电饭锅却很容易推广开来,生产也极其容易,几年之内就可以在全国至少是城镇居民之中推广普及,而它们的耗电量其实一点都不小,因此可以大大缓解几年以后国内电力过剩的危机,同时城市居民不再烧煤(液化气的功劳也不小,而管道煤气则因为战时的风险,暂时只在洛阳等中国腹地的城市得到了推广,与输油管的建设一样。),也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

    除了钢铁和电力,对目前的中国来说,最急需发展的莫过于石油工业,虽然中国陆军的机械化程度不高,但是空军与海军对燃油的需要量还是相当大的,而国内的经济建设同样离不开石油,因此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都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石油,在和平时期这未必是一件坏事,但在二战渐入**的背景下,这种状况无疑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早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中国政府就加大了对石油工业的投资,而因为勘探力度一直没有减小,因此开采起来事半功倍,使得中国的石油生产在1943年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算上作为技术储备而维持少量生产的煤制油与页岩油,这一年中国生产的石油及其代用品总量突破了900万吨大关,已经可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自给自足,而年产量突破200万吨大关的长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