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57 (第4/4页)
到何等程度。授粉困难虽然是很大的缺陷,但却并不是完全不能授粉。因此只会降低结实率。而不是完全不能结实。因此它依然能够繁衍下去。这样说来,这油瓜还真有可能是因为授粉困难而导致的落果呢!” 为了检验这一想法是否正确,蔡希陶和他的弟子们开始了人工授粉的尝试。结果即使是技术上还很不成熟的人工授粉,都令油瓜的落果率大幅下降,事实充分证明了胡卫东之前猜测的正确。而随着蔡希陶等人对人工授粉技术的不断完善,油瓜的落果率不断下降,这种新的油料作物也因此终于有了大量推广的价值,后来油瓜的品种经过不断优选和改良,其产油率几乎仅次于号称“世界油王”的油棕树,而其品质却大大优于对身体几乎毫无益处的棕榈油,逐渐成为了亚热带、热带最为重要的一种油料作物,与其在历史上的境遇大不相同(注1),令人不得不感慨即使是一种作物,能否出头也一样得看时运…… 但那已经是多年以后的事了,在1943年的时候,油瓜才刚刚开始推广,蔡希陶和他的团队能够获得大奖,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对人工授粉技术的完善,这项成果的影响面非常之广,完全当得起胡卫东的高度评价。 当然,发现和驯化(其实就是人工培植或者养殖)利用有价值的野生物种也同样是很有意义的,不过油瓜只是其中之一,蔡希陶也算不上先驱者,因此贡献上远不如他完善人工授粉技术的意义重大。 除了油瓜之外,胡卫东认为价值较大的已驯化和在驯化的植物主要有猕猴桃、面包果、杜仲、油楠、海带、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