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7 (第3/4页)
着漫长的边境线、又有历史问题这根导火索,指不准那天两国就反目成仇了。为此斯大林不惜与美国人暂时合作对中国施加压力,也要提前将危险的火苗扑灭…… 注1:其中德国人超过3万,加上在华的德国远东舰队和新近借道苏联陆续来华的一个陆战师,再加上一些其它(除了德国政府派来的,还有一些来华工作的,包括那些解放前就到了中国的德国人。)的人员,1941年底的时候,在华的德国人总数已经不下10万,成为中国境内仅次于日本人和朝鲜人(指的是并非出生于中国的那些朝鲜人,而不包括在中国出身长大的那些朝鲜族。)的第三大外来族群。 第五百九十三章 教 训 在被迫的情况下与英国人媾和,中国不可避免地会吃些亏,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现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将英国这样的老牌列强打得几乎是没有还手之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现在是双线作战、甚至是三线作战(德国、阿联和中国),中国的工业基础目前还是太过薄弱,要不然也不会对美国那么忌惮了,因此即便在谈判中作出较大的让步,但只要能够平息国内那些外国佬的不满并利用这次和谈的机会让美国人解除对华的经济封锁、尽快将工业基础夯实,这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不过这次也给了胡卫东一个教训,虽然尽可能提高工业化的水平十分重要,但自力更生这个基础也绝对不能动摇,这次的战争已经到了出境反击的阶段,国内出事的影响还不算大,要是外敌入侵的时候来这么一出,那就太要命了。 由此胡卫东才充分认识到伟人的高瞻远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