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33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32 (第4/4页)

,事实上这两种方法应用后,任何一个列强的造舰能力都会显得过剩,资源将成为唯一的限制因素。

    注3:舰载机对飞行员的素质要求很高,而护航航母则是一种廉价化的特殊航母,主要起辅助作用,这两者之间无疑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对于飞行员基数普遍都有几万人乃至几十万人的列强来说无所谓,但对于几乎没有业余飞行员储备、连陆基飞机的飞行员也需要从头培养的中国来说,这却是几乎无解的难题。

    第三百九十一章 护航驱逐舰

    中方提出的设计要求是,航程不少于3000海里、吨位在10001500之间、主要用于反潜、但也具有不错的防空能力与一定的对海对岸攻击能力。也不知道是不是历史的惯性,听了中方的要求之后,这个时空的美国人还是将其命名为为护航驱逐舰这款本时空的第一种护卫舰的设计主要由美国专家来完成,中国技术人员则以学习为主。没办法,国内这方面的基础太薄弱了。按说其实早在北洋军阀时期,中国就有建造万吨巨轮的设备条件了,但只有江南造船所在1918年至1919年接受美国订货,制造过四艘万吨货轮,而其后却一直要到将近50年后,中国才再次造出,而在此期间中国造船工业至少在硬件上明明是持续进步的,乍一看似乎很令人费解…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由于中国长期缺乏合格的船舶设计人员(注1),解放前能够造出那四艘万吨轮是因为美国提供全套设计图纸的缘故,而胡卫东虽然记得不少经典战舰的结构图,但精细程度达不到专业水准不说,还都是战列舰、航空母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