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44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3 (第2/4页)

比重坦的火力和防护,但其机动性却超过二战时期的任何一款中型坦克……

    第五百一十九章 战略武器(上)

    只是59式坦克对于发动机的要求比T34还高一截,纵然中国早已经获得了苏联提供的V2柴油机技术,并且还在此基础上借鉴了部分德国人的技术进一步攻关,但能够满足59式要求的新型坦克用柴油机,至少也得到1941年下半年才能研制出来,不过西南战争因为地形与气候的关系,本来就用不上中型坦克,所以胡卫东倒也并不着急除了传统的陆海空军,还有一个崭新的军种在1940年初步建立起来,那就是以弹道导弹(也包括所谓的“远程火箭炮”)作为主要攻击武器的火箭部队,目前由于固体燃料药柱加工工艺的难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因此固体弹道火箭的射程最大也只能达到300公里(注1),但这在二战的战场上已经足以成为一支奇兵,因此胡卫东于这一年的下半年向中央提议建立一支专门的火箭部队,为了保密可以命名为“第二炮兵部队”,而有效射程为300公里的固体火箭则称为“远程火箭炮”以掩人耳目。当然,严格来说,因为火箭口径做不大,战斗部的重量因而被限制在200公斤以内,如果按照后世的标准,本来就只能称之为火箭炮…

    在数控机床出现之前(最早期的数控机床还不行,至少也要有老美50年代末的水平。),固体火箭的药柱加工工艺不可能取得突破(高精度的机械零件可以依靠高级技工以手工来完成,大不了次品率高些。但是药柱加工质量不过关是很容易引起爆炸的,中国的高级技工本来就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