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5 (第3/4页)
时造出了原型机并完成了首次试飞。虽然此时距离真正定型和大批量投产还差了很远,但由此开始,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中国航空工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飞机的心脏,即使是活塞发动机,技术含量也是相当高的。要不然历史上二战中后期的美国和苏联也就不必向英国的罗罗公司订购了。但是即便是胡卫东当初出国的时候购买了不少目前还算先进的机械设备,还挖到了部分罗罗公司解聘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胡卫东本人又懂得一些后世内燃机的先进设计,目前边区自主生产的航空发动机也最多达到国际上36年的水准,而拉5与蚊子却都是历史上40年之后才定型装备部队的先进飞机,尤其是蚊子所用的乃是性能优异的梅林发动机,即使是其中最早期的型号。功率也达到了1250马力(两台发动机),而中原边区直到38年6月份才刚刚试制成功900马力的飞机发动机(尺寸合适的前提下),这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但胡卫东却并未同意降低飞机设计标准来低就。而是抽出时间与设计人员一起集思广益,想出了很多“歪门邪道”,从其他方面弥补了发动机的不足。首先。是飞机所用的材料,胡卫东选择了中原边区此时虽然还不似后世河南那样到处种植、但数量却也不少的泡桐木,这种木材虽然比历史上英国原版蚊子轰炸机所用的轻木稍重一些,但比强度(即强度密度)却更大,因此相同强度的构件使用泡桐木来制造的话要比轻木更小更薄,整重反而要稍轻一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胡卫东还利用中国目前世界第一(注1)的环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