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65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56 (第4/4页)

舰载直升机出现后也迅速取代了本来就因为占用空间大、危险性也大而不被海军待见的水上侦察机,而且它们对付敌人的快艇时具有固定翼飞机难以比拟的优势……

    由于日本的大量订单和技术支援。中国的造船技术持续着几年来的高速进步,虽然日本出于对中国海军力量过分强大的担心而减小了军用舰艇的订单,更多地从中国采购货轮充作运输船,可是第一艘10万吨级巨型油轮的建成依然大大提升了中国造船工业的实力,而浙江北仑港30万吨级船坞的开建,则更是显示了中国政府的雄心壮志,当然这也因为中国在工程建设方面本来就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要知道即使在历史上,中国的船坞建设也是一下子就由3万吨级跳到25万吨级并获得成功的……

    有了大船之后,一些原本看起来荒诞不经的设想也有了实现的可能。比如中国战略火箭部队就打算将弹道导弹搬到大型水面舰船上发射。这样一来它的打击范围就可以极大地扩增了。

    不过身为过来人的胡卫东自然知道这种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携带弹道导弹的舰船实在太脆弱,也太贵了,而水面舰船又不具备潜艇那样的隐蔽性。除非己方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否则这种“弹道导弹巡洋舰”完全就是活动靶子而已。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而以中国目前仅有一艘中型航母的有限舰载航空部队,是注定无法在大洋上获得制空权和制海权的。

    但是胡卫东却并没有停掉这个研究项目。反而同意拨款支持,一方面是考虑到这项技术可以作为日后研制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技术储备,另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