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5节 (第7/9页)
第414章 过生日 海棠就给康熙解释:“他没干之前十一弟就说他这事儿弄不成。 他把一些闲散的人召集起来,五个一组带着铁牛去租给百姓,每一组划分两三个村子,干完后赶紧去下一个地方。一亩地收人家五个铜钱,为了赶上秋耕让更多的百姓用上,人歇着机器不歇着,又担心这些人偷懒耍滑更是给了重赏。 效果是极好的,河南河北好多地方都用上了铁牛,还有不少不知道消息的大户人家派家丁来京城买,造办处的生意都排到明年去了。然而四哥这事儿越积极越是赔钱,他耕的越多赔得越多。 所以最后一算账我额娘和四嫂差点哭了,我额娘还说以前日子能过得下去,这么一折腾全家要跟着他吃糠咽菜。” 五个铜板什么概念,在京城五个铜板买三个大rou包子,下面再贫穷的百姓也能咬咬牙拿出来。下面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北方的百姓种一年地,丰年也就够留下一季的收成,其他的都拿去交税了,更别说那些佃农了,那真是在温饱线上挣扎,因为剩下的那一点收成还要给地主交租子!遇到天灾,地里的收成还不够交租交税的! 四阿哥这几乎是让百姓白用这机器了。除了推行机器,还避免了这些机器落入大户人家之手,其实海棠很满意这么做,因为科技的红利普通人能沾上一点,不至于最后好处都被食rou者拿走了。 康熙一瞬间想到了这个方法的诸多好处,这是一个扎根底层的好机会,运用得当能补上朝廷在地方治理上的短板。几千年来,皇权不下县,乡绅管四方,越是对百姓管理的细致,越是能牢牢的抓住天下。 康熙听完忍不住叹口气,说了句:“你四哥啊!”他说不出来了,因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