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4章 (第3/3页)
顺着这个探坑向又走了不到十米,随后我跺了跺地面说:“把铲子给我。” 接过豆芽仔递来的铲子,我皱着眉,高高举起洛阳铲又重重落下,开始下新的探坑。 不到四十分钟,探坑的深度下到了两米。 “你看你看!” “又有了!”豆芽仔大喊。 的确是,我发现一到这个深度就带上来了铁锈土。 一次是这样,两次还是这样。 这能说明一件事,这不是不偶然。 这个位置,地下百分百有东西! 随后我不断的下探坑,我想找到铁锈土的边界在哪里,看看我探到哪里,这种土会消失。 调查的结果让我吃了一惊。 我下的探坑四个角连起来,恰好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度超过了400米,宽度接近60米! 出了这个长方形的位置在探,就没有铁锈土,洛阳铲带上来的全都是死土。 不会错,地下百分之百是一座没被发现的墓葬。 而且面积不小,相当于三个现代人住的三室一厅! 和飞蛾山的芥候墓肯定没法比,但如果这是明代墓,那规格已经相当豪华,怕是说仅次于明皇陵都不为过! 要知道,在明代早期朱元璋的高压政策下,就算是皇室宗亲死后都不敢用这么大的墓。 最好的证明就是朱元璋的重孙朱棣的孙子,仁宗昭皇帝朱高炽的儿子,梁庄王朱瞻垍,他的墓也才31平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