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中国电影奋斗史 (第8/21页)
时期。解放区工人为修复被战争破坏的桥梁艰苦奋斗的故事:东北某铁路工厂接到命令,要在占天内造出修桥所需要的桥座和全部聊钉。厂长紧密依靠工人的力量,克服了修建炼钢炉等困难,按期完成了任务,赶在松花江解冻之前将大桥修复,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 桥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它是由我党建立的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因此可以说是新中国出品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影片的意义不仅在于它问世的时间,同时还在于它在内容上的开创性。东影的电影艺术家大多来自延安和解放区,因此。其所择选的题材也明显受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想的影响。影片第一次以工人为主人公,塑造了以梁日升和老侯头两个人物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大公无私的形象。这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第一次。它对于以后新中国电影银幕上塑造的工农兵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影片在风格上质朴自然,极少雕饰,显示了具有纪实风格的叙事魅力。胸年月,日桥在东北首映,受到媒体和观众的热烈赞扬,随后即发行至全国各解放了的地区,对刚刚成为国家主人的中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鼓舞作用。许多地区和工人组织向长影厂和摄制组赠送了锦旗,一些地区还组织了游行庆祝。周恩来总理看过影片之后热情地与主创人员握手致谢“感谢你们。我们有了自己的电影。中国工人阶级登上银幕了。” 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是以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为主摄制的。但同时,由于新中国的电影事业还属于初创时期,在影片的拍摄中也有一些留用的日本友好人士担任了如美工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本片导演王滨是新中国电影开创看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早年积极参加进步戏剧活动,刃年代进入电影业,自编自导了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