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6 (第1/4页)
,对着这实存名不存的女婿,老太太的态度却温和,点头道:“去吧。” 而后又偏首去看晏歌,眉梢眼角,那细细纹路里头便有情绪流出,“小歌,”她婉婉地问:“他对你好吗?” …… 晏歌生在杨林,也长在杨林。 小学之前随母亲,后来母亲早逝,她便随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晏平生与何星若夫妇还有一个长子,便是晏歌的舅舅,晏承宇。 舅舅舅母均在家乡,一个是中学老师,一个是基层公务人员。唯一的儿子却赴了重洋,至今留美多年。 名唤晏词。 …… 与北京不同,杨林的生活节奏偏向于慢。 年轻人大多去了县里市里,也有的出了省去珠三角和江浙打工的,留下来的便只有年迈的老人与年幼的孩子。 镇上的生活简单,到了五六点,太阳落了山,大家伙便各回各家,洗衣做饭。 晏歌的外婆年轻时是大家闺秀,后来嫁了人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过去,烧火做饭的人始终是晏平生。 此时曾城回来了,便是晏平生做饭,曾城则在厨房打下手。 不做粗活、累活、重活、脏活,在家里,何星若唯一做的家务就是浇浇苗圃里的花——此时随着晏歌回来了,这唯一的家务也不必做了。 待吃过了晚饭,太阳的余温也彻底消散,晏歌才提了水壶,绕道到苗圃浇水。 提壶,倒壶,浇水。 第一茬插杆月季刚刚浇透,水也还没有完全渗入,微信提示音响起了。 因而晏歌放下壶,取出手机,低眸去看。 我爱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