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客户李云龙_第255章 活塞之王与静不稳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5章 活塞之王与静不稳定 (第1/10页)

    “和运六使用的同款发动机,、”

    赵刚轻轻读着资料里的信息:

    “但进行了技术改进。”

    “最大马力两千七百匹。”

    “并且在少许增加重量的情况下,提高了高空性能,增加了加力装置,可以喷水加力,两分钟内持续输出三千马力。”

    简短的几个数字,让赵刚心潮澎湃。

    运六的发动机有多么先进,无需多说。

    不带冷却等设备,干重仅仅七百五十公斤,带涡轮增压和冷却设备,也只有一吨多一点重量。

    在动力比美利坚的双黄蜂发动机大六百马力的情况下,全套系统,重量减少百分之四十,油耗减少百分之三十。

    可靠性差距更是没得比。

    而一架战斗机最核心的,就是发动机。

    甚至,国外很多先进战斗机的设计之初,就是围绕发动机进行设计的。

    而现在,独立团即将有一架,以这台发动机为平台,打造的超级战斗机。

    “六千米,最快平飞速度八百一十五公里,俯冲速度可接近音速。”

    “空重三千公斤,最大起飞重量七吨,座舱钛合金装甲,自封闭油箱,内油航程两千三百公里,作战半径七百五十公里,携带副油箱,作战半径一千五百公里。”

    “装备四门20毫米航炮。”

    后面的数据,依旧让赵刚感受到这架飞机的强大。

    八百一十五公里的最大平飞速度,比鬼子最快的飞机,快了足足两百七十公里。

    俯冲速度甚至接近音速。

    虽然九十年代,超音速螺旋桨并不是什么技术难题,但超音速飞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