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1.第130章 大洋不够?找鬼子啊! (第2/7页)
代军事力量的实力基矗 奈何,目前根据地这两样,基本上都不咋地。 工业就别说了。 总部集中全力发展的水腰子兵工厂,连独立造子弹都不行,轻工业也产能严重不足,技术水平差,肥皂,火柴,肥田粉,卫生球,纸张,铅笔钢笔等都需要从敌占区进口。 可以说一无所有。 至于经济。 每月三百万银元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后续还能成倍提升,多干几票,能比果脯财政都富裕,但没有足够生产力作为基础的经济力量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得亏是银元,不仅仅是货币,还是贵金属,否则就是超发货币。 所以关键就在于,将这些银元化作根据地的根本力量——生产力。 然后生产出足够多的物资,化作根据地的力量,慢慢把鬼子赶出去。 靠独立团每个月腾出来的物资,是远远不够把鬼子赶出去的,况且只有靠自己发展出来的力量才是最靠谱,不会受制于人。 但目前部队并没有对外通道,一台报业转轮印刷机,一些油墨和新闻纸,都需要耗费五六千大洋的运费走鬼子的铁路运输,才能进入根据地。 而且风险极大,一旦被鬼子发现,就是财物两失。 进口工业设备和技术根本不可能。 所以第一个计划,是打通对外通道,实现小规模设备和技术的进口,然后在太行根据地水腰子兵工厂建立四零式冲锋枪,毛瑟手枪弹的生产线——这种枪支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火力强大。 有一个关键点,李云龙搞来了全套的生产技术资料,甚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