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孔府南北两宗 (第1/4页)
海上贸易解决了,皇帝松了口气。 明初的海禁,就是杜绝私人贸易,进行官方贸易,从而为皇帝赚取了大量的钱财。 例如,在唐宋之时,贵若黄金的胡椒,瞬间价值直线下跌,甚至抵给百官作俸禄。 后来朝贡贸易盛行,官方贸易是吃亏的,赚不到钱自然就海禁愈发严苛。 皇帝不参与海贸,已达两百年矣! 既然有了利益,那么即使在他之后的后世之君,也绝难舍弃海外贸易的利润,海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想到此处,他又不禁想起庞大的勋贵集团,说服他们出海倒是简单,只要见到回头钱了,自然就会跟从。 这无须赘言,反而要注意海关的走私问题,逃税问题等。 值此时,孔府南宗孔贞运,也陆续抵达南京。 如此,不大的南京城,此时有两位孔府人士,一个是当代衍圣公孔胤植,另一个则是南宗传人孔贞运。 两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可谓是极为尴尬。 但这没办法,是皇帝的旨意,只能遵从。 随即在皇宫中,尴尬地碰面后,一同觐见了皇帝。 朱谊汐对于二人倒是挺感兴趣的。 “南宗也是孔府嫡系,二位也莫要见外才是。” 面对皇帝的言语,两人不敢怠慢,只能应下。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仓促南渡,建都于临安,孔子第48代嫡长孙孔端友,负着孔子和孔子夫人的楷木像,离开山东曲阜,南迁至衢州。 后敕建孔氏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