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重塑朝贡体系 (第1/4页)
对于朝鲜的如此的摊派,无外乎惩戒罢了。 终究朱谊汐还是要脸的,没有如同满清一样,直接勒令其岁贡。 所以,只此三项,低价购粮,通商,节制水师。 从经济及军事上,达到控制。 当然,即使如此,在满朝文武们看来,依旧是不够体面,有失大国风范。 天底下哪有父亲向儿子勒索的道理? 不过皇帝据理力争,尤不妥协:“今若不惩戒一番,日后属国有样学样,岂不乱了规矩?” 这番,群臣才作罢。 纵观各朝史书记载,中国皇帝最得意最荣耀的一句话,大约就是“八方来贡,万国来朝”。 尤其是隋炀帝时期,经过隋文帝的开皇之治,万国来朝时,其为了夸耀中国富庶,竟以丝绸为彩,挂于道路两旁,而不顾街头饥寒之百姓。 所以,薄来厚往则成了传统。 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时,郑和七下西洋,出访国家遍布亚洲和非洲,中外交往盛极一时,大明国威“声闻四海”。 朝贡之国多达150余个,东方特有的“宗主国—附庸国”体系,在历史和地理范围上,达到了巅峰。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而朝贡贸易,则是维持其朝贡体系的利器。 即,但凡一国,只有其受封之国主,才能来到中国进行朝贡,从而达到垄断贸易,谋取暴利。 其一,是薄来厚往,获取明朝的赏赐;二来,则是私人贸易,使团私人所携带之商品。 明初对于这些私物,是不征税的,但在景泰二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