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第一块实验田 (第1/4页)
说到市舶司,就不得不提到隆庆开关。 明朝的海贸,尤其是朝贡贸易,在永乐时期达到顶点。 明成祖甚至任命晋江籍侨领许柴佬总督吕宋国事,不过自朱棣去世后,朝贡贸易的萎缩,以及海禁令逐渐废弛,民间贸易兴起。 于是,嘉靖年间的倭寇,就盛行于世。 当然,倭寇是九假一真,大部分都是民间的走私贩。 在穆宗,也就是神宗的父亲时期,对于倭寇进行釜底抽薪,决意开关,允许民间贸易往来。 但是,地点却仅在漳州的月港。 即使这个小小的窗口,别让大明最后的几十年,赚取了世界上亿两的白银。 如此一来,限制就多了。 比如,沿海所有对外贸易的商船,都必须到月港办理繁琐的手续,并从这里装货出港、入港验货。 所有船只都必须申领“船由”(船籍证书)、“商引”(也叫“文引”,营业执照),才能出海。 发展到后来,甚至对出海船只的建造和运营实行总量控制,“东西二洋各限船四十四只”,严禁彼此间越境贩贸,出海后逾期未归者,即使证件齐全,“仍坐以通倭罪”。 所以,偷税漏税盛行,小商贩们只能看,不能吃。 而如果浦口开关,市舶司设立,立马就能让江南货物进行直销。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赚大发了。 “陛下,您有意开浦口关?” 阎崇信咽了口唾沫,不可置信。 “怎么不行?” 朱谊汐冷笑道:“因为月港之故,郑芝龙大起,横行于海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