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绍武恩科 (第1/4页)
在朱谊汐看来,雍正时期施行的火耗归公,只是治标不治本,或者说,其本质就是苛政。 地方政府收上来的白银重新锻造成官银,提纯锻造等一系列动作,其中必然就会有损耗,即火耗。 在雍正之前,地方官员会为原本的赋税额度上,加征一两成,充当火耗,毕竟朝廷收税可不打折扣。 而征收的火耗,除去真正的损耗,其他尽归地方官所有。 而雍正施行的火耗归公,就是把正税以外的火耗费也纳入征税中,然后再返还给地方官。 美名其曰,养廉金。 杂税变正税。 朝廷增加了收入,百官多了俸禄,唯独百姓承担起重税。 所以,在深刻的了解了这个时代后,朱谊汐对于火耗归公立马敬而远之。 所以,控制货币的发行,就成了关键。 一个时代的货币,有一个时代印记。 从商时起,铜就担当起了货币形态,因为青铜不仅能够成为开疆拓土的兵器,还是祭祀的必备。 春秋时,楚国位居南方,人少地狭,就是因为薅周天子的羊毛——铜矿,逐渐开始称霸。 周宣王就是为了讨打汉水附近的南国,夺回铜矿,所以全军覆没,中兴功亏一篑。 秦汉至唐宋,铜钱一直是独霸中国,辐射亚洲,由于制钱技术高超,导致铜钱大量的外流,中国自己的铜钱不够用了。 而明朝,海上贸易的流行,大量的白银内流,逐渐代替了铜钱的本位货币地位。 但,就跟周天子的铜矿一样,白银并没有受到朝廷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