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山东易帜 (第1/4页)
兖州府,邹县。 一条沂水贯通全县,并且连接运河,给此地带来了别样的繁华。 在沂水附近,一座青砖碧瓦的高墙大院,高高的趴着,宛若一头猛兽,肆意的观察着沂水。 在山东这个缺水的省份,沂水不仅意味着商业,也代表着大量的耕地,上好的水浇地。 赵家就是沂水河畔的豪强,亦或者说是士绅。 赵老爷子,赵文凤,作为60岁的老生员,在邹县威名赫赫,黑白通吃。 所以,沂水畔几乎三成的水浇地,约莫五万余亩,都隶属于赵家。 只是如今,作为满清和明廷之间的夹心区,山东的士绅处境很尴尬。 豪格在山东一通乱杀,不仅将顺军郭升部的割富济贫军给打没了,还将整个山东的明军也捣鼓碎了。 再加上德州,青州的八旗驻军,沉重的压力放在山东士绅眼前,可谓是重如泰山。 所以,无论是弘光皇帝,还是绍武皇帝,在山东的号召力并不大。 “爹,咱们赵家上千家丁,再加上附近的乡亲,随便就能扯出万人,整个邹县都能被光复——” 就在赵老爷子窝在炕上,烤着火,吸着鼻烟时,年轻气盛的小儿子,呼哧呼哧地跑过来,沉重的呼吸,宛若云雾一般显眼。 只见他双目通红,不断的哼哧着:“朝廷说了,只要光复一县,即为知县,光复一府,即为知府,咱们家这是要发达。” “成德!” 赵老爷子拍了下桌案,冷声道:“大冬天的也不消停,你是想让咱们赵家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