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北美1846_第223章移民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移民潮 (第5/7页)

出极其浓烈华夏特色。

    各种同乡宗亲会,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什么潮汕同乡会,漳州同乡会,胶东同乡会,江浙同乡会馆,还有李氏宗社,吴氏宗社,两广郑氏宗亲会等等,简直多不胜数。

    王室和民众捐建的寺庙道观星罗棋布,村有村庙,镇有道观,还有华人宗族热衷于修建的家庙宗祠,几乎遍地开花。

    在浓烈的华人社会氛围中,那些腰包鼓起来的早期华人移民,有了田产土地,有了商铺庄园,就要考虑到家族传承的大义名分,那么娶一个正房华裔夫人就成为了社会的硬核需求。

    所有人都看到了,国王陛下王后宝座空置多年,还不是从华夏神州娶了名门闺秀以承大统?

    这就是正义名分啊!

    这个时代的华人天朝上国的情节浓厚,对周边蛮夷国家无不嗤之以鼻,洋人称之为鬼佬,西洋女人称之为鬼婆,都隐含着浓烈的鄙夷之意。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拥有一名华裔正房夫人,普遍被认为是事业成功的标志,家族血脉传承纯正,是值得骄傲和夸耀的事情。

    邮购新娘的跨洋移民业务由此愈发兴盛起来,出现了很多媒体中介公司,以介绍跨太平洋婚姻为主,生意愈发地兴隆起来。

    比如说一位来自漳州的退役士兵,家里有粮有屋也有田,女人也娶了好几个孩子一大堆,但是要想传承家业,那还必须得华裔正房夫人所出。

    那样的话,才算事业成功人士,出门不会被人在后脊梁指指点点。

    为此,宁愿一掷重金。

    邮购新娘价值不菲,例如来自漳州的清白小户人家,体健貌端,加上聘礼与各项花费,再加上船票,邮购新娘动辄要数百上千元。

    若是所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