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18章 选妃 (第1/6页)
王玄策信度大捷,凡十七战皆捷,连破十七城,歼七万。这个功劳,也让内阁大为赞赏,他的信度提督兼西海舰队大将军之职算是彻底坐稳,不再有人质疑。 加太子少保衔,增信度封地百里,赐奴隶一千。 内阁的赏赐也很豪爽,有功必赏,才能激励将士们。 “我提议由崔琰任扶南提督,刘仁轨任朝鲜提督。”张超适时的提出两项重要任命,朝鲜和扶南是明年必征的战场,提督这个职务是大唐八个海外领提督军事的主官,相比起过去的都督诸军事,其实权力下降。 更没有使持节的大权。 以往,使持节,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大权,其次又有持节和假节。都督一般例加使持节,持节者就是钦差,权力极大,朝廷命将﹐以节为信﹐以指挥军队。 东汉中叶以后﹐由于地方不宁﹐军事屡兴﹐皇帝欲增强中央的控制﹐遂令在地方都督诸军的将领加节。 旌节之制﹐命大将帅及遣使于四方﹐则请而佩之。旌以专赏﹐节以专杀。 正因为都督与使持节的权柄过大,所以贞观以后崇尚分权的朝廷,就废去了过去许多传统官职,比如都督、总管、使持节、持节、假节等。 贞观年间的行台、节度使府也都是临时设立事后即废。 “授刘仁轨朝鲜提督兼任南衙左骁卫大将军,提督朝鲜军务总兵官。” 朝鲜提督,类似于大唐的朝鲜军区司令,左骁卫大将军,则相当于兼任了左骁卫集团军的司令,两个军职在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