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4章撕裂 (第1/4页)
百门重炮在阵地上咆哮,巨大的声浪惊天动地,亦是催命的号角。 炮火威力无穷,炸得淮河北岸的小鬼子溃不成军,乱了建制。 在这种情况下,临淮关的小鬼子没有选择的余地,唯有摧毁炮阵地才能挽回败局。 这一股日军中的鬼子军官很精明,没有急于求成采取强攻的方式冲锋陷阵。 仅采用匍匐前进的方式逼近重炮阵地,试图靠近之后再展开全面冲锋,一举夺回炮阵地。 不过正中了杨关的下怀,他巴不得小鬼子聚在一起展开屠杀,一举粉碎三个旅团的小鬼子。 众人不理解他的思维逻辑,战术目的,也难以转过弯来。 只因杨关顾及六百人的安危,为免被小鬼子围困在此地,唯一的方式就是消灭小鬼子。 倘若远距离拒敌,小鬼子在攻不上来的情况下会怎么办? 唯一的可能是远距离围困,小鬼子几万人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死死地困守六百人。 再从蚌埠调兵,或是从铁路上驰援,亦或是调集炮火对重炮阵地战况轰炸,六百人将死无葬身之地。 显然小鬼子没有选择,在淮河北岸的小鬼子面临存亡的时刻,亦是丧失对先遣队歼灭的机会的情况下,小鬼子唯有强攻一途。 杨关算准了这一点,故而不着急,故意放小鬼子进入射程之内,以便聚拢而展开屠杀。 如此做法在于杜绝后患,便于部队撤离,这是在平原上作战的必然措施。 说个不好听的话,小鬼子只需一千人扼守在两百米之外,六百人的部队很难脱身。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