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 一首《青花瓷》,征服全球 (第2/6页)
合成声作为伊始,这里的鼓声除了正常的敲击鼓面之外,还有一两个音是敲击鼓侧边而出,更为沉闷短促。 紧接着,铿锵清脆的古筝声接过了第一段主旋律。 琴弦的颤动迸发出通透的金石之声,让本就美妙的旋律平添了几分清爽,这一瞬间,无论心思何方,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竖起了耳朵,毫不犹豫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歌曲之上。 而在古筝停顿的间隙之中,还有短促的响板声回响,弥补了节奏也增添了前奏的层次感。 而在很多人听来,那不起眼的响板声仿佛为这段前奏注入了灵魂一般,惊鸿一瞥下是让人惊叹的灵动感。 然而来不及细想,古筝声隐匿,曲笛声和又一道响板声和凑而出,成了第二段前奏的主旋律。 曲笛悠扬透心,尤其是后一段的连续颤音宛如天外飞音,百灵鸟一般沁人心脾,初闻只叫人心神俱颤。 古筝以及曲笛两个华夏传统乐器交替,在绝美的旋律之中构建起了最纯正的国风基调,别说是很多不了解这两种乐器的外国人听傻了,就连夏国网友们也彻底沉醉其中。 此时他们内心有一个共同的疑问,那便是:一首歌的前奏为什么能如此好听? 《青花瓷》仅仅用超绝的前奏就已然惊艳了全世界! 文渊微微拂袖,举起了话筒。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主歌第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